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料 > 说课稿

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5-05-22 21:06:35
数学说课稿范文集锦5篇

数学说课稿范文集锦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说课稿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说课稿 篇1

一、 教材分析

《认识几分之一》是苏教版数学上册第十单元认识分数第一课时的内容。在对平均分概念理解的基础上,从整数过渡到分数,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扩展了知识面,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分数知识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制定三个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它们互相依存,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

2、使学生初步学会联系分数的含义,并借助直观的手段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3、使学生在认识分数的活动中,进一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观察、操作、思考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在平均分的活动中,体会几分之一的意义。

2、会正确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四、教学具准备:每人一张长方形纸和两张圆纸片,水彩笔,小黑板。

五、教法学法

1、围绕教材内容,要求准备好必要的教学具,根据知识点呈现的特点,采取直观教学。

2、以活动为主线,以动促思。

三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教学中让学生分一分,折一折,看一看,涂一涂,说一说,使学生多方位参与活动,努力做到一切活动都围绕学生展开,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3、鼓励学生多做,多想,多说,发展学生合作意识和创造能力。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结合教材的场景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为出发点,让学生经历分一分等活动,在理解平均分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拓展到分数概念。

〈二)学习新知

1、学生在经历折一折,涂一涂,看一看等活动,初步感知了二分之一。教学分数各部分名称,我没有直接告知,我以填空的形式展现,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

2、学生在认识二分之一后,进一步探究如何认识几分之一的知识,强化了写法和读法。明确分母表示什么,分子表示什么,更加理解了分数的意义。

3、比较分数的大小。

我用活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直观教学,让学生发现,明确几分之一的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三〉课题练习

以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为原则,突出题目难度的层次性,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得应有的发展。题型展示灵活多变,使每个学生都会想学乐学。

〈1)抢答,激活学生思维。

〈2)利用分数说一句话,突出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3)知识拓展,通过不平均分,转化等图形,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四)总结提高

结合板书进行质疑,明确本节课的应知应会,并补写课题,进一步点明重点。

数学说课稿 篇2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实验版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第一章有理数第四节有理数的除法第二课时p36页例9。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有理数加减法及乘除法法则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对前面所学知识是一个很好的小结,同时也为后面的有理数混合运算做好铺垫,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运算能力,并在现实生活中有比较广泛的应用。

2、教育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能按照有理数加减乘除的运算顺序,正确熟练地进行运算。

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运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在解决应用题前认真审题,观察题目已知条件,确定解题思路,列出代数式,并确定运算顺序,计算中按步骤进行,最后要验算的好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例的学习,学生认识到如何利用有理数的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并认识到小学算术里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同样适用于有理数系,学生会感受到知识普适性美。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和难点是如何利用有理数列式解决实际问题及正确而

合理地进行计算。

二、说教法

鉴于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概念的理解能力不强,精神不能长时间集中,但思维比较活跃。尝试指导法,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采用了问题性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基础、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

三、说学法指导

本例将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动手等活动,主动探索,发现问题;互动合作,解决问题;归纳概括,形成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合作意识,养成及时归纳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用投影仪出示例题,学生用抢答等多种形式完成最终的解题。

五、说教学程序

(课本36页)例9:某公司去年1~3月份平均每月亏损1.5万元,4~6月份平均每月盈利2万元,7~10月份平均每月盈利1.7万元,11~12月份平均每月亏损2.3万元,这个公司去年盈亏情况如何?

师生共析:认真审题,观察、分析本题的问题共同回答以下问题:

1、年哪几个月是亏损的?哪几个月是的盈利的?

2、各月亏损与盈利情况又如何?

3、如果盈利记为“”,亏损记为“-”,那么全年亏损多少?盈利多少?

4、你能将亏损情况与盈利情况用算式列出来吗?

5、通过算式你能说出这个公司去年盈亏情况如何吗?

【师生行为】:由教师指导学生列出算式并指出运算顺序(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如无括号,则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再由学生自主完成运算。

【教法说明】:此题一方面可以复习加()法运算,另一方面为以后学习有理数混合运算做准备,特别注意运算顺序。同时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分析题目的能力。为以后解决实际问题做准备。

(三)归纳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例9的学习懂得了遇到实际问题应把实际问题通过“观察—分析—动手”的过程用数学的形式表现出来,直观准确的解决问题。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要少而精,直观性要强。能使学生清楚的看到本节课的重点,模仿示范例题熟练而准确的完成练习。也能体现出学生做题时出现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

数学说课稿 篇3 ……此处隐藏3051个字……朗玛峰,海拔8844米;中国共划分34个省级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人口约12.9533亿,占世界人口的21.2;共有5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600万人。

2.回答问题

你能找出这篇报道中的精确数据和近似数据吗?

3.知识回顾

1.认识精确数和近似数,明确近似数产生的原因。

2.会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并能进行合理比较。

活动目的:改变原有的直接复习知识模式,通过阅读一篇报道,找出其中的近似数和精确数达到复习上一节内容的目的。其一可以改变枯燥的概念复习,使复习环节变得更加有趣;其二通过阅读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例如此报道可以让学生更多的了解我们的祖国。

活动注意事项:(1)复习过程中虽然不直接的对概念进行复习,但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仍应对上节所学概念加以巩固(2)复习一方面是对上节课的回顾和总结,同时也应为新课的学习和探究作和铺垫和作准备工作。

第二个环节:学习新知

活动内容:学习新概念

(1)精确度:

利用四舍五入法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时,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

(2)有效数字:

对于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significantdigits).

活动目的:通过学习精确度和有效数字两个新的概念,为下面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准备工作。

活动注意事项:(1)对于精确度概念的理解,要做到把精确度和四舍五入法有机的统一。让学生明确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2)对于有效数字的理解一定要让学生明确从那个数字起,到那个数字止;(3)这两个概念是这节课的基础和关键,只有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两个概念,才能更好的去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个环节:例题讲解

活动内容:

例3按要求取右图中(见教科书)溶液体积的近似数,并指出每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1)四舍五入到1毫升;(2)四舍五入到10毫升

解:(1)四舍五入到1毫升,就得到近似数17毫升,这个数有两个有效数字,分别是1,7;

(2)四舍五入到10毫升,就得到近似数20毫升,这个数有一个有效数字,是2.

例4据中国统计信息网公布的xxxx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我国的人口总数为1295330000人。请按要求分别取这个数的近似数,并指出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数据来源:www.stats.gov.cn)

(1)精确到百万位;(2)精确到千万位;(3)精确到亿位;(4)精确到十亿位。

活动目的:通过对例3的学习让学生对精确

度和有效数字的应用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对这两个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例4的学习让学生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近似数。

活动注意事项:(1)在例3的学习中,第二个问题得到近似数20毫升,部分学生会误认识有效数字的个数是两个,这时,教师一定要对该知识分析透彻,从定义的角度让学生明确如何正确的判断有效数字。(2)例4中对于较大数据,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看出近似数的有效数字,例如:例4中,若不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近似数据,则(2)和(3)的结果均可表示为1300000000,除非用文字加以注释,否则难以区分,因此,教师最好要求学生对于某些数据要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第四个环节:课堂练习

活动内容: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0.03精确到百分位,有一个有效数字B.1423精确到个位,有四个有效数字

c.87.4精确到十分位,有三个有效数字D.5.670×10精确到百分位,有三个有效数字

2.下列各近似数精确到万位的是()

A.35000B.4亿5千万c.3.5×104D.4×104

3.0.03296精确到万分位是,有个有效数字,它们是。

4.近似数0.8050精确到位,有个有效数字,是。

5.近似数4.8×105精确到位,有个有效数字,是。

6.近似数5.31万精确到位,有个有效数字,是。

7.一箱雪梨的质量为20.95㎏,按下面的要求分别取值:

(1)精确到10㎏是㎏,有个有效数字,它们是;

(2)精确到1㎏是㎏,有个有效数字,它们是;

(3)精确到0.1㎏是㎏,有个有效数字,它们是。

活动目的:通过课堂练习巩固落实学生对精确度和有效数字这两个知识点的应用。

活动注意事项:(1)前六个练习题是没有实际背景的基础练习,要求学生应在短时间内高效完成,第七题是实际应用问题,要让学生学会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间的互相转化。(2)例如近似数4.8×105精确到哪一位的这类判断精确度的题目要强调先还原数据,再判断精确到哪一位。

第五个环节:拓展提高

活动内容: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可以粗略的看成是一个长方体,撒哈拉沙漠的长度大约是5149900m,沙漠的深度大约是3.66m。已知撒哈拉沙漠中沙的体积约为3345km3。

(1)将沙漠的沙子的体积表示成立方米,并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2)撒哈拉沙漠的宽度是多少?(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3)如果一粒沙子体积大约是0.0368mm3,那么,撒哈拉沙漠中有多少粒沙子?(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解:(1)3345km3=3345×109m3=3.345×103×109m3≈3.3×1012m3

活动目的: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掌握精确度及有效数字的概念,并能熟练运用。这个环节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先要通过数据的计算,再按要求取近似数据。

活动注意事项:(1)要提醒学生注意单位的换算,数据计算必须在单位统一的情况下才能进行;(2)计算过程提倡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运算;(3)对于能力达不到的学生在这一环节不做过高要求。

第六个环节:知识小结

活动内容:师生互相交流总结本节课上应该掌握的相关知识:1.掌握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概念。2.会按照要求利用科学记数法取近似数。教师对课堂上学生掌握不够牢固的知识进行强调与补充,学生畅谈个人的学习感受。

活动目的:一方面通过小结对今天所学知识进行一个概括和升华,对学生易错的知识加以强调和补充;另一方面,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交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活动注意事项:在总结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归纳;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要仔细聆听,对于学生的错误和漏洞要及时作出纠正和补充。

第七个环节:布置作业

活动内容:

教材习题3.3知识技能1,2

《数学说课稿范文集锦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