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说课稿汇总五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课稿 篇1各位评委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三年级上册的内容课题是《几分之几》,我将采用四说模式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几分之几”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分数“几分之一”及会比较级“几分之一的大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有了对几分之一的认识,再认识几分之几就水到渠成了。例4是在动手操作中认识几分之几的分数,从中体会四分之几与四分之一的关系。例5接着让学习分数的各部分名称,例6是借助形象、直观的操作活动学习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其中66与56比较,为今后学习1减几分之几作准备。编者意图明显,就是充分借助直观图来初步认识分数和比较大小。本课是今后学习分数的意义、大小比较、分数计算和四则运算的基础,教材地位十分重要。
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学生实际,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几分之几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合作意识及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中勇于探索,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获得成功体验。
重点难点:
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了本课的重难点,重点是认识几分之几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难点是自主观察发现并概括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二、说教法
本节课我将采用直观教学法、发现法和谈话法进行教学。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获得不同的分数,为学习提供丰富的素材。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观察,并在展示和交流中自然地把分数与分数单位联系起来,为学生以后学习分数单位奠定基础。在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中加深对分数的认识,建立分数的表象。
三、说学法
本课教学中,我主要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主体具有主动探索的意愿时,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活动。本课给学生创设生动情镜,让学生利用几分之一的知识,独立尝试探索几分之几,体验和感悟用数学的成功,从而激发进一步探索的愿望。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们在进行口头表达的时候必须同时进行紧张的思维活动,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对培养思维能力具有特殊作用。本课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自主认识几分之几,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个环节:复习引入,提出问题。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一张纸,折出这张纸的1/4,这好后和同桌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折的,并指出这张纸的1/4。
交流汇报。
【巩固分数的意义,为学习新知作铺垫。】
第二环节: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认识几分之几的分数。
(1)动手操作,得出分数。
刚才我们得到了四分之一,你还能用这张纸得到四分之几吗?
学生涂色。
问:你涂了几份?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预设生可能会得到2/4、3/4、4/4,
出示表示2/4但涂法不同的图,你发现什么?
提问:你是怎么得到2/4的?引导学生说出涂了二份,它与四分之一有什么关系?发现2个1/4是2/4。
说说其它分数各是几个四分之一。
【通过折纸、合作交流来认识四分之几,这是在学生直观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让学生自己探讨3份、4份是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得到分数后让学生说说每个分数里有几个四分之一,使学生了解这些分数的组成,为学生今后认识分数单位奠定基础。】
(2)迁移类推,创造分数
谈话:除了四分之几,你还想到了那些几分之几的分数?
生举例:2/8、3/5、4/8、6/7……
请认真思考:你想到的这个几分之几表示什么意思?
动手操作:
建议:你可以利用老师给你提供的学具折一折,涂一涂,画一画……,或者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你所想的那个几分之几。
展示并汇报交流:
你想表示几分之几?里面含有几个这样的几分之一?你是怎么得到它的?为什么可以这样表示?
【放手让学生自己创造想要的分数,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在操作中加深对几分之几的理解。通过知识的迁移类推,从形象直观的操作中抽象出分数。】
(3)比较异同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得到了这么多的分数,这些分数与上节课我们认识的分数有什么不同呢?
预设:学生会发现上节课认识的是几分之一的分数,分子是1,今天学习的分数都是分子是几的几分之几的分数,都由几个几分之一组成。
2、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出示例5填一填,并说说是几个几分之一。
想象:如果把彩纸变窄再变窄会变成什么,课件换成线段图上表示的分数,让学生再说说几分之几是几个几分之一。
像2/4、3/4、2/8、5/8……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你是怎么读这些分数的?这些分数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你知道每部分的名称吗?
生回答师板书(分子、分数线、分母)
观察分数和它的图,你发现什么关于分母和分子的知识。(初步渗透平均分的份数是作分母,涂色的份数作分子)
同桌各写出一个分数,互相说一说分子和分母各是多少。
3、分数的大小比较。
(1)利用刚才创造而得到的分数如2/8、3/8、……
这两个分数那个大那个小?你是怎样想的?把想法与同桌交流。
【让学生自由探索,通过自己创造出来的分数再进行比较,降低了学习难度,加深了对几分之几的认识,也为下面学习同分母分数的简单计算做准备。】
(2)出示6/6和5/6
独立比较,然后和同桌说说是怎样比的。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6/6里面有6个1/6,而5/6里面只有5个1/6。
因此6/6大于5/6。
通过这两组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归纳同分母分数的比较方法。
【归纳,总结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加深学生印象】
第三个环节巩固练习,提升能力
1、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2、根据分数涂色,并用分数表示没涂色部分,把分数写在后面的括号里。P9 ……此处隐藏4837个字……演
①课间两个小朋友追跑,一个同学不小心摔倒了。另一个小朋友一边说不是我撞的,就跑走了。
看完请学生说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对不对?为什么?
师小结:同学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我们要学会正确处理,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板书:团结友爱)
②写字时发现铅笔断了,问同桌借,可同桌不肯借给他。
看完请学生说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对不对?为什么?
师小结:在学习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困难,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板书:互相帮助)
三、运用观点,行为指导:
如果你是他们遇到下面的情况,你会怎么做?请你开动脑筋帮他们一下好吗?我们采取各小组竞赛出点子,看哪组同学想的办法好,想的办法多,就评为“金点子”小组。
(1) 学下课了在草坪上乱跑乱跳。
(2) 美术课做手工,小明做了一个精致的火箭,可是桌子却布满了小明扔下的废纸屑。
(3)小红不爱吃青菜,你有什么办法帮助她吗?
(4)洋洋不会写作业,你有什么办法帮助他吗?
(5)涛涛爱打架,别人都不愿理他,你有什么办法帮助他吗?
四、榜样示范,拓展延伸:
1、请同学们夸夸我们班曾经能主动帮助同学的学生。
2、小朋友,看着你们的笑脸,我想你们的爸爸、妈妈也一定在为你们高兴,那么你能说说你在家里怎么帮助大人做事的。集体背《新三字经》。
五、谈话总结,歌声升华:
今天这堂课,使你学到了什么本领?是呀,只要我们都有一颗宽容别人的心,相互帮助,团结友爱,我们就会收获、很多的快乐、这个世界也会变得更美丽。
让我们全班同学深情地齐唱《请让我来帮助你》这首歌吧!
板书设计:
说课稿 篇5教学目标:
1、通过数图形的个数,使学生体会到按一定规律去数,就会不重复、不遗漏,让学生体验有序的数法,养成有序思考的习惯。
2、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发展学生的有序思维。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数图形的方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一副漂亮的图片,看,这是什么?
师:这个小机器人上面,有哪些你熟悉的图形呀?
师:同学们的小眼睛真亮,发现了这么多的图形。那你能快速的数一数,每种图形各有几个吗?
师:图中的三角形有几个,同学们的意见不一样了,别着急,在学完今天的知识后,你肯定会知道答案的!这节课呀我们就来研究数图形的问题。(板书数图形)
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
师:其实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瞧,这窗户上有吗?有什么图形?你能数出窗户上有多少个长方形吗?
师:提的真好,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解决吧!拿出老师发的导学案,完成探究一,同学们,开始行动吧!
师:哪位同学愿意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三、学生展示,共同建构新知
师:老师现在变一个魔术,当变成这样的一个窗户后,你能数出窗户上有多少个长方形吗?完成探究2,在开始之前老师有几个小小的建议,想不想听一下?同学们,开始行动吧!
1、学生展示,产生分歧后达成一致
师:好,交流结束。我看同学们刚才讨论的特别热烈,想必你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了,现在我们就找同学到前面来展示,为了让每个同学都能看清楚,老师把你们手中的窗户模型放大了,上台的同学可以用这个大图形来展示。听清老师的要求,上来的同学先说一说你一共数出了几个长方形,再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台下的同学可要认真听哦,一会你们还要当小法官呢!哪位同学愿意先来试一试?第一位小勇士,你来。
学生自由展示。
师:看来同学们的答案有()种,…小法官们,考验你们的时候到了,你们同意哪种答案啊?
师:同意有6个长方形的请举手,那么多同学同意6个啊?刚才说()个和()个的同学,你们同意吗?那你能说说你刚才漏数了那几个长方形吗?
师:数()个和()个的同学,都漏数了这样的由2个小长方形组成的大点的长方形。
2、探究数法,引出有序数图形
师:看来咱们同学都是合格的小法官,都判断出了窗户中一共有6个长方形,那咱们再来想一想,在数图形的时候,怎样才能不犯刚才漏数的错误呢?你在数的时候有什么好办法吗?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
师:哪位同学愿意来说一说,你认为怎样数不容易出错呢?(生数,师用模型分类贴)
师:这位同学是这样数出的6个长方形,他先数的…又数的…最后数的…哪位同学的数法和他的不一样?请你上来交流交流。
师:哦,你是这样数的,很好请回去。同学们,比较一下这2种数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喜欢?。
师:同学们,你们同意吗?
师:看来同学们都喜欢这种从小到大的数法,也就是先数小长方形,再数由两个小长方形组成的大点的长方形,最后数由3个小长方形组成的最大的长方形,最后合起来一共是6个。(师生一起)
师:窗户中的长方形一共有这样3种,我们先分类,再按照一定的顺序去数,既不会漏数,也不会重复数,也就是不重复,不遗漏。(板书不重复、不遗漏)
3、演示,明确数法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电脑小博士的演示吧!
师生:先数小长方形,有3个,再数由两个小长方形组成的大点的长方形,有2个,最后数由3个小长方形组成的最大的长方形,有1个,一共有3+2+1=6个。(师生一起)
师:像这样地分类地,有顺序的去数,就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有序地数图形的问题(板书补充课题)。看我们的同学多了不起啊,和电脑小博士想到一块去了,快为我们自己伟大的发现鼓鼓掌吧!
四、内化知识,解决问题
1、解决疑惑,呼应课前引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刚才的机器人图片吗?现在你还认为机器人上面有3个或者4个三角形吗?快用我们刚才学过的方法去数一数吧!完成探究三
师:我想找个小老师,上台来带领大家一起数一数。
师:这位小老师表现好不好啊?好在哪里?
师:他先数的小三角形有3个,又数的中三角形有2个,最后数的大三角形有1个,这么快就掌握了新方法,真了不起,数三角形的方法和数长方形的方法是一样的,都是有顺序的数。
2、深化知识
师:继续看下一题,数一数图中有多少条线段,这个题留给同学们课下解决。
五、课堂总结
师: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索了数图形的奥秘,咱们这一群善于思考和交流的孩子们,现在谈一谈你的收获吧!
师:有序地数图形,能够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这个方法可以应用到不同的图形中,数图形可是一门大学问,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继续探究,你会发现更多的惊喜。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