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料 > 教学反思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

时间:2025-05-23 18:47:35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1

本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有关环境卫生的故事。通过学习告诉我们要保持环境卫生,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知道不美的行为会破坏美丽的环境,从而让学生感到肩负的环保责任。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针对课文自身特点,并结合学生整体情况,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让环保的意识渐渐在学生心里萌生,让他们养成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的习惯,激励他们去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分角色朗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而使环保意识更深的印入孩子们的心中。课文结尾设计了争当校园美容师的环节,通过此环节使学生将环保知识更好地运用到生活中去。

整堂教学设计中,虽然孩子都感悟到了课文的主旨,明确了环保的重要性。但由于教学设计不够恰当,致使整堂课中德育渗透内容太多,似乎有些头轻脚重。认读生字时,由于紧张,在学生将“赶”读成了“干”,教师没有及时发现并纠正,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避免此类问题再出现。

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应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地起到引导作用,而孩子则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引导中,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学会主动学习。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推理判断能力及动手能力。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2

上《美丽的小路》第一课时,试教了两个班。当画面出现肮脏的小路,我问孩子们心情怎样时,两个班的孩子都给了我预想中的答案:“我心情很不好!小路太脏了。”“我觉得很难过,小路好臭阿,再也不美了。”……正式上课的时候,我们班的孩子们也说出了类似的答案。看到邱粟积极举手的样子,我也忍不住叫了他。平时上课,他就是会经常给我意外的答案。这些意外,绝对不是灵感的闪现,而是能让学生爆笑一团的答案。我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心理准备,可是万万没想到,平时随性的他,竟然会给我完全相反的答案。

“我的心情很好!”

当时我心里疙瘩了一下,当然不忘问一句:“为什么呢?”

我相信,有人有不同的答案,一定是有原因的。

“因为这样我就可以去找别的美丽的小路了!”

说实话,当时脑海里就出现了四个字:见异思迁。(现在想想是不是太严重了,呵呵)当时仍然上着课,说着话,但脑子实在是高速运转了好长时间,想了很多问题。原来,人是可以一心两用的。还是那句话,一定有原因。“因为这样我就可以去找别的美丽的小路了!”“别的美丽的小路”“美丽的小路”!眼前闪现着这个短语。

啊!原来孩子还是喜欢美丽的小路的!之所以他要选择别的小路,那是因为现在的小路不美了,所以不喜欢了。那其实不是和之前小朋友的观点一样吗?还是讨厌肮脏的小路的呀。他所说的心情好,只是遇见了另一条美丽小路的反映而已。把后来的感觉提前说了,把当时的感觉隐藏了,有错吗?没错。我所能告诉他的,应该是“其实你心里还是期望有一条美丽的小路的。你去找别的小路,是因为现在的小路不美了,你和其他孩子一样,还是希望美丽的它回来是吗?”“是的!”他连连点头。

很庆幸这是一堂公开课。如果是平时呢?我会这么耐心地引导他吗?还是很严厉地说“怎么会心情好的呢?”把孩子的见解抹杀了,那无异于扼杀孩子的思维与想象力。太可怕了。始终坚信,每个孩子都是向善的。每个人都是爱美丽的事物。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3

《美丽的小路》是一年级下册第3单元中一篇篇幅最长的课文,但因为是童话故事,所以非常吸引学生,再加上文本中有趣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情节,非常适合学生朗读。我教学的是第一课时,重点学习课文中14个认读生字和学习课文1-7自然段。

一、角色转换,创设童话般美丽的情境。

童话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和感兴趣的,而这篇课文正好是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如何拉近文本与学生间的距离,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文本中可爱的动物形象来创设一个情境。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带学生进入文本情境,有效地进行角色转化,以达到更好得理解文本,升华文本。

课前我精心制作了一张鸭先生的图片,说是给小朋友请来了一位客人,让学生跟“鸭先生”打声招呼。情境的创设调动了学生情感的参与,注意力马上被吸引了过来。然后我继续创设情境说:“小朋友,鸭先生看到我们那么可爱,又那么有礼貌,所以要带我们去它家。”学生一定是既高兴又好奇,在多媒体课件的帮助下,一条漂亮的小路展现在学生眼前。“哇!”学生的一声声惊叹就直接告诉我们孩子进入了情境,他们一个个抒发着自己美丽的感受:“我看到鸭先生家门前的小路好漂亮呀!”“路上那些鹅卵石五颜六色的。”“路边开着各种各样美丽的鲜花。”“还有许多蜜蜂在采蜜呢!”“鸭先生家屋前的小路长长的。”仿佛学生已经身临其境,看到了五颜六色的花,闻到了花香,听到了清脆的鸟鸣,甚至就像真的踏在了小路上。紧接着马上进入第一自然段的学习,学生就比较容易抓住段落中几个重点的词:长长的、花花绿绿、五颜六色,来体会小路的美丽,这样的感情朗读效果就比较好。

在学习课文1-7自然段时,我先把自己的角色进行快速地转换,我把贴在黑板上的鸭先生图片取下来贴在自己胸前,高兴地问学生:“看,我是谁呀?”学生会很感兴趣,有学生大声地跟我打招呼:“鸭先生,您好!”我很高兴学生马上把我的角色进行了转换,于是说:“你们走在我家门前的小路上,想对我说什么吗?”学生的参与热情马上高涨了起来,他们把他们真实的感受说给我听“鸭先生,你家门前的小路真漂亮呀!”“鸭先生,我好喜欢这条小路,我家也住在那里就好了!”……孩子们是那么快乐地夸奖着小路的美丽。然后让学生变成可爱的小动物表演表演,问问他们对小路的感受。在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孩子变成了可爱的兔姑娘和鹿先生,他们觉得可有趣了。表演时,孩子还会结合句子进行评价,说应该怎么表演才更好,比如:小兔子走路是跳的;兔姑娘要轻轻地跳,轻轻地是怕惊醒路边的小花小草;鹿先生慢慢地走是一边走一边在欣赏美丽的风景;鹿先生说话的语气重一点,因为他是先生……在角色转化中,学生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细化表演,同时在细化表演过程中更深地感悟文本;在角色转化中,激发了学生的体验,学生被卷入到文本的情感中,产生共鸣,逐步升华为自己的情感,效果自然比简单的重复朗读要好多了。

  二、丰富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注意。

低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自控能力相对要差。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会花很多时间去管课堂纪律,也经常因此而苦恼。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说是老师们每天思考的问题。在备课时,我当然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尤其是在识字教学这一块上,我改变了原来单一的识字办法(老师卡片一张 ……此处隐藏13376个字……习的体现。

二、合作读演,共享阅读的快乐

在课堂上,我转变角色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与学生合作读书、表演、实现了师生零距离。我还抓住各种机会培养学生互相交往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合作精神,如引导学生邀请伙伴一起读书,创设导演导戏的情境,开展“最佳合作小组奖”评比活动等。

三、开放拓展,让快乐走出课本,飞身课外

本课节改变传统的语文课只凭教材进行教与学的现象,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自我调节,变封闭为开放,让学生的阅读快乐从课本延伸到想象的空间,从课堂飞到课外,多形式多渠道地发展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不足之处:这节课中我感到小组合作学习训练尚欠到位,小组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培养训练。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14

【教学片段】

师:咱们昨天刚认识的几位朋友也来到了这里,谁来跟他们打个招呼吧。

(课件出示:鸭先生兔姑娘鹿先生)

生:你们好!三位朋友。

生:你好,鹿先生!你好,鸭先生!你好,兔姑娘。

生:Hello!鸭先生……

师:请小朋友们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跟他们打个招呼吧!

(生根据自身的方式打招呼)

师:听说鸭先生非常能干,他把自身家周围打扮得特别漂亮!我们一起跟着兔姑娘和鹿先生到鸭先生家里去看看,大家愿意吗?

师:在兔姑娘和鹿先生的带领下,我们先经过了兔姑娘家门前。(出示:一条石板小路)哎呀!词语婴幼儿可真调皮,拦住了我们的去路,我们能顺利通过吗?

(课件出示词语:鹿先生慢慢地堆积鼻子脑袋怪推车一辆赶来不久干净)

生(大声说):能!

师:哪列小火车愿意先开过去呢?

(抽小组开火车读)

师:剩下的小朋友,我们也一块儿走过去吧!

(齐读)

师:咱们顺利通过了词语婴幼儿这一关,现在,我们又经过了鹿先生家门前的路上,顽皮的字婴幼儿对陈老师说要和我们班的小朋友比一比,看谁先到达鸭先生家,敢接受他们的挑战吗?

(课件出示:先鹿怪慢赶推袋积久鼻干辆脑净)

(自由读──开火车读)

师:你们跑得真快!字婴幼儿非常佩服,为自身的胜利欢呼吧!看,鸭先生家到了……

  【教学反思】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胜利的一半。虽然,这个局部的教学主要是为了复习上节课所学习的生字新词。但在设计这个教学环节时,我们也好好地动了一番脑筋。小朋友们都非常喜爱小动物,我让本课的三个“人物”以朋友的方式出现,并让小朋友们跟他们用自身喜爱的方式打招呼。首先,很快地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使他们快速进入到课堂的角色中来,把自身当作课文“主人公”的朋友。并且由此一直贯穿于整堂课,与这三位朋友一起经历了小路的变化过程,充沛感受本堂课的主题:环境维护的重要性。

复习生字新词时,我们设计把生字和新词说成是调皮的生字婴幼儿和词语婴幼儿,让他们出现在鹿先生和兔姑娘的小路上,并要与小朋友进行竞赛,看谁能先到达鸭先生的家。这样的目的在于使枯燥的生字新词的复习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小朋友们的好胜心,使所有小朋友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学习中来。另外,让生字新词出现在小路上,通过鹿先生和兔姑娘门前的小路与鸭先生门前小路的对比,更让小朋友们直观地感受到鸭先生门前小路的美丽。

通过以上的复习,既复习了旧知,然后又在小朋友们对自身胜利的欢呼生中顺利过渡到下面学习的内容。我觉得小朋友们学得比较轻松愉快!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15

一 精心准备,让孩子获得美的熏陶

美在生活中,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美,感受美显得至关重要。《美丽的小路》这一课用优美的语句展现出如画的景致,童话人物的美好行为,无一不显示出美。为了让学生能迅速进入课文,我以及学生都作了充分的课前准备,制作漂亮的花形字卡、画一画美丽的小路等等,当学生们争着展示设计的字卡时,当老师呈现自己的字卡作品时,当孩子们拿着自己的“美丽的字卡”接受伙伴们的夸赞时,他们的心灵早以浸润在美的馨香之中,他们完全忘记了身后那百位老师们。

二 巧妙的设计,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

1 借助图画阅读

教材中的插图色彩明丽,动静结合,虚实相济,美不胜收,插图作为文本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深化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如能运用好配图,将会形成师生共愉的教学氛围。教学开始,在合作识字之后,让学生看插图夸夸小路,一句句稚嫩的话语,时时蹦出精彩的词句,引来阵阵夸赞。课文中有一幅小动物们清扫道路的图片,当我们让学生说说他们在干什么的时候,学生们有的说:“小鹿在给小路洗澡。”有的说:“小鹿在给小路洗淋浴。”瞧,孩子们早已把小路当作自己的伙伴了。在这样的氛围里,让学生们去读书,深情并茂的朗读再也不是奢望。

2 激发想象阅读

任何文本的表情达意都是有限的,唯有想象的空间是无限的,低年级阅读教学以直观为主,然而在设计时有意留些空白,激发学生想象,插上想象的翅膀,在每个孩子的脑海中形成各自的独有的画面,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课文中小路变脏了的一节,我开始预设的环节是让孩子们看图说,后来我去掉画面,让孩子们自己想象小路上会有什么。“小路上有烟头、有果皮、有牛奶盒、有落叶……”“呀,小路真脏啊!”“小路不见了!”“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瞧,孩子们已经把自己当成小鸭们了。此时,教师任何的介入都是多余的,我们只有与孩子同喜同忧了,阅读早已实现文本的内化。

3 既积累又激励

积累是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指标,如何实现学生主动积累的欲望和习惯,也是我思索的问题。在《美丽的小路》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一开课,我在黑板上开辟了一个栏目:词语收藏夹 。在夸小路的时候,有个同学讲到五颜六色这个词,我马上说:“真棒,这个词真好,我要把他收藏起来。”后来,朗读时,孩子们推荐“花花绿绿、长长、洗淋浴……”等词句,显然这一作为取得了一箭双雕的效果,既培养学生主动积累的习惯,又达到了激励的效果。后来的阅读教学中我又逐步引导学生做专门的词句积累本,一期下来, 积累的习惯养成了,孩子们还收获了不少的词汇,为今后的语言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人文渗透,追求情感教育的无痕

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不应该是孤立进行的,而是渗透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它强调的是渗透,在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品味语言,理解内容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受到熏陶感染。只有通过渗透的方法,情感教育才是有效的,小学生未到理性年龄,他主要形象感受认识到情感教育不能搞架空分析,穿鞋戴帽,必须引导学生充分读书,感悟形象,受到情感熏陶。《美丽的小路》一课渗透着环保教育,有了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这样的环保意识在情感的雨露的滋润下得到萌芽。在老师用媒体呈现出“让美丽的小路一直和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孩子们出谋划策,想了很多办法要留住美丽的校园。可爱的孩子,可爱的心灵赢得了又一次成长。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